國外聊城無縫鋼管需求明顯下滑而國內需求正旺
近年來,聊城無縫鋼管出口形勢較差已是不爭的事實。自2006年我國成為鋼材凈出口國開始,年我國鋼材出口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。在連續6年的增長后,2015年鋼材出口由于較大的價格優勢達到了歷史峰值11240萬噸。然而年鋼材出口由于供給側改革、去產能導致鋼價上漲而逐年下滑。今年情況因為疫情影響更為特殊,鋼材出口明顯下滑、進口大幅增加,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:2018年底取消了部分鋼材的暫定關稅,2019年將不銹鋼和涂鍍板等鋼材的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%。這些出口政策有效促進了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,冷軋薄板、涂鍍板、電工鋼板、無縫鋼管等出口占比逐年提升。2017年,涂鍍板出口占比僅分別為8.3%、16.3%,然而2020年9月,涂鍍板的出口占比已分別上升到12%、21%。在今年出口明顯下滑的情況下,涂鍍板的出口降幅分別為2.9%、11.5%,遠小于中厚板、棒線材、熱軋板等高達30%以上的降幅。其中電工鋼板因為家電外銷火爆等原因導致出口甚至有10%的增長。與此相反,普碳長材這類附加值較低的產品出口占比呈現逐年下降態勢,由2017年的21.4%下降至2020年1-9月的13.2%。目前我國鋼材出口重心正在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,出口總量出現下滑不可避免。同時,隨著我國鋼材產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,進口鋼材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整體有所減弱,所占據的內需缺口正逐漸被國產精品鋼材所取代。因此,年,進口總量呈下降趨勢。其中,鍍層板、冷軋板占比分別由2017的23.3%、19.24%逐年下降至今年的10.5%、14.5%,而棒線材和熱軋板由2017的9.1%、21.2%逐年上升至今年的15.5%、37.9%。今年情況特殊,鋼材進口大幅增加,但幅度變化較大的都是一些低價的資源,例如鋼坯、普碳長材這類,反應了我國進口鋼材品種結構有向低附加值產品傾斜的趨勢。從進出口均價上來看,2018年-2020年,我國鋼材出口均價整體上高位震蕩,進口均價則從2019年開始大幅下降。而影響鋼材進出口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價格。2020年鋼坯進口量激增,主要在于國外鋼材價格受疫情影響持續低迷,而我國疫情控制迅速,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,鋼價逐步企穩回升,造成了內外價差的迅速拉大。如4月、5月江浙地區鋼坯進口價格低于國內30-100元/噸,以至于4-6月國內鋼坯進口訂單增幅明顯,考慮到進口鋼坯到貨時間一般為20-45天,從而看到6、7月份鋼坯進口量大幅增加。同時,今年國內聊城無縫鋼管需求較好、原材料支撐較強,鋼材價格處于高位,出口鋼材幾乎沒有價格優勢,這也是導致出口明顯下滑的主要因素。